港股 | 美联储淡定面对通胀超预期,关注高景气

摘 要

  了解全球宏观、 金融市场深度解析 云锋导读 策略观点 1、 宏观数据方面,美国通胀同比与环比数据均超预期,结构上大宗商品已非唯一推动力,汽车价格、服务业价格继续大涨,短期

了解全球宏观、
金融市场深度解析

云锋导读

策略观点

1、 宏观数据方面,美国通胀同比与环比数据均超预期,结构上大宗商品已非唯一推动力,汽车价格、服务业价格继续大涨,短期通胀读数或维持高位,美联储对通胀态度较为重要。中国6月份经济数据中除地产投资偏弱以及基建投资基本符合预期外,其它GDP分项数据均超预期,但整体仍呈现较前值回落的态势,显现出经济复苏速率见顶回落,但回落速率较预期略缓的现状。

2、海外政策方面,海外政策方面,美国6月PPI、CPI齐“爆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捍卫宽松货币政策,其言论显示出目前美联储的核心观点依然是使经济复苏持续下去,并不急于取消货币宽松政策。

3、上周,恒生指数上涨2.4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49%,整体呈现触底反弹的修复行情。继超预期的全面降准后,中国央行上周缩量续作1000亿元人民币的MLF(部分对冲到期量4000亿元),我们认为稳中略偏松而非全面宽松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主基调;但近期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较预期偏强,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分歧仍较大,需待本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来推动市场重聚新的共识。市场传闻称中国拟豁免赴港上市中概股的网络安全审查,从中期来看,此举将利于港股市场的优质资产供给,但需关注后续中概股若扎堆赴港上市对港股流动性承接力的压力测试,以及是否会压缩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逐步兑现新能源与半导体等板块中未来业绩增速预期被过度透支的高估值个股,后续行情更多从赛道β行情切换至α行情,布局业绩高景气赛道中未被充分定价的中小市值成长股。

风险提示

美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速率超预期;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下行。


一、港股策略观点

宏观数据方面,美国6月CPI同比+5.4%,高于预期(+4.9%)与前值(+5.0%);环比+0.9%,高于预期(+0.5%)与前值(+0.6%)。核心CPI同比+4.5%,高于预期(+4.0%)与前值(+3.8%);环比+0.9%,高于预期(+0.4%)与前值(+0.7%)。其中,二手车(环比+10.5%)、酒店(+7.9%)、租车(+5.2%)、机票(+2.7%)等分项涨幅较大;此外,PPI同比+7.3%,高于预期(+6.7%)与前值(+6.6%);环比+1.0%,高于预期(+0.6%)与前值(+0.8%)。美国通胀同比与环比数据均超预期,结构上大宗商品已非唯一推动力,汽车价格、服务业价格继续大涨,短期通胀读数或维持高位,美联储对通胀态度较为重要。2021Q2,中国实际GDP同比+7.9%,略低于预期(+8.0%);环比+1.3%,高于预期(+1.0%)与前值(+0.6%)。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8.3%,高于预期(+7.9%),较前值(+8.8%)略有回落,两年平均+6.5%;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2.1%,高于预期(+10.8%),较前值(+12.4%)略有回落,两年平均+4.9%,有所改善,剔除汽车消费(-1%)后明显改善;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2.6%,高于预期(+12.0%),低于前值(+15.4%),两年平均+4.4%,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6.0%,相对前值(+3.7%)继续修复。结构上中国二季度消费复苏好转好,工业生产大体走平,与月度数据相互印证;6月数据相对5月走强,并超预期,消费与制造业投资如期改善。以美元计,中国6月出口同比+32.2%,高于预期(+23.0%)与前值(27.9%),两年平均+15.1%;结构上对主要贸易国出口大多有小幅回升。进口同比+36.7%,高于预期(+29.5%),低于前值(+51.5%),两年平均+18.8%,铜、铁、油、煤等大宗品同比大增,与价格因素及高价格下中国加快进口有关。

海外政策方面,美国6月PPI、CPI齐“爆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捍卫宽松货币政策。鲍威尔于上周三出席了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就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作证,称通胀显著上升,已超过美联储“希望看到的水平”,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继续走高,然后才会有所缓和。对于不断增长的通胀压力,鲍威尔认为目前美国经济的复苏还没有达到可以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程度,美联储应继续着眼于让更多的人重返工作岗位;如果美联储的预期出现错误,将采取措施打压通胀,但过早行动是错误的。该言论显示出目前美联储的核心观点依然是使经济复苏持续下去,并不急于取消货币宽松政策。

上周,恒生指数上涨2.4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49%,整体呈现触底反弹的修复行情。中国6月份经济数据中除地产投资偏弱以及基建投资基本符合预期外,其它GDP分项数据均超预期,但整体仍呈现较前值回落的态势,显现出经济复苏速率见顶回落,但回落速率较预期略缓的现状。继超预期的全面降准后,中国央行上周缩量续作1000亿元人民币的MLF(部分对冲到期量4000亿元),我们认为稳中略偏松而非全面宽松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主基调;但近期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较预期偏强,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分歧仍较大,需待本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来推动市场重聚新的共识。市场传闻称中国拟豁免赴港上市中概股的网络安全审查,从中期来看,此举将利于港股市场的优质资产供给,但需关注后续中概股若扎堆赴港上市对港股流动性承接力的压力测试,以及是否会压缩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中报季后关注业绩得到验证的赛道与个股,逐步兑现新能源与半导体等板块中未来业绩增速预期被过度透支的高估值个股,后续行情更多从赛道β行情切换至α行情,布局业绩高景气赛道中未被充分定价的中小市值成长股。


二、新股上市跟踪

2021年7月19日至7月23日期间,暂无可申购的新股。此外,上海心玮医疗科技于7月14日通过港交所聆讯。

三、港股市场回顾

3.1市场表现

上周,恒生指数报收28004.68点,上涨2.41%;相较美股、A股,港股表现较强。上周,港股市场情绪较为平稳,板块轮动效应较为显著。受降准带来的流动性支撑,沪深300小幅上涨,上涨0.50%;由于美股CPI与PPI均超市场预期,市场对QE缩减的担忧情绪再度升温,标普500指数下跌0.97%,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87%。


上周,受中国拟豁免赴港上市中概股网络安全审查的市场传闻影响,港股整体呈现触底反弹的修复性行情。此前跌幅较大的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等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35%、3.93%。在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调控的背景下,能源业领跌,下跌0.04%。其他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公用事业(2.88%)、必需性消费业(2.86%)、电讯业(2.49%)、金融业(2.08%)、原材料业(2.07%)、综合业(1.98%)、地产建筑业(1.70%)、工业(0.74%)、非必需性消费业(0.10%)。


3.2 流动性

上周,美元指数收于92.69,较前一周上升约0.56;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略微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于6.48,较前一周上升1BP。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7BP至1.29%,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上升2BP至1.65%。美元兑港元汇率上周收于7.77,较前一周小幅上涨3BP。3月期HIBOR与12月期HIBOR分别收于0.16%、0.36%,分别较前一周下降0.83BP、0.07BP。



3.3 估值水平

上周,恒生指数P/E(TTM)为13.05倍,较前一周的12.71倍有所上升;恒生指数P/B(LF)为1.24倍,相较前一周的1.21倍有所上升。从行业估值来看(剔除行业市盈率小于0x或大于50x的历史异常值,多为新冠疫情期间的数据),医疗保健业、资讯科技业、综合业的估值历史分位数较高,分别位于71.14%、61.10%、55.43%的十年期历史分位;其他板块所处的估值历史分位相对较低。



3.4 资金流向

南向资金由前一周的 净卖出 110.75亿元增加至上周的 净买入 10.77亿元,上周的日均净买入额为2.15亿元,较前一周的日均净卖出额22.15亿元有所改善。吉利汽车居南下资金净买入榜首,腾讯控股居南下资金净卖出榜首。



3.5 投资者情绪

上周,恒指波动率自前一周的19.35%下降至16.53%,位于2010年以来12.07%的历史分位。AH股溢价水平有所下降,较前一周下降4.04点,收于137.31点。

从板块成交看,主板沽空比率自前一周的15.99%上升至16.08%。从板块看,金融业沽空比例居首位(22.72%),非必需性消费(15.57%)、必需性消费(15.15%)、综合企业(14.11%)、地产建筑业(13.83%)、工业(13.78%)、资讯科技业(13.60%)、医疗保健业(13.35%)、公用事业(13.31%)、原材料业(8.03%)、能源业(6.76%)、电讯业(4.97%)。



上周,华夏恒指ETF溢价率为0.03%。FI南方恒指每日两倍反向产品上周资金净流出为583.65亿港元,反映出近期市场情绪出现反转迹象,恒指走势有望回暖。


本文作者:刘少杰、王建

封面来源:Unsplash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